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功能农业系 >> 正文
相关站点

杨珍平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9日 18:03 作者: 点击:[]

 

姓名

杨珍平

电子邮箱

yangzp.2@163.com

通讯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邮政编码

030801

 

一、个人简介

杨珍平,女,197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功能农业系主任,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委员,山西特色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山西省旱作农业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杂粮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会员、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员、植物学会会员。

二、工作学习简历

学习简历:

1999-2006山西农业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 旱作栽培与作物生态方向 博士

1996-1999山西农业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 旱作栽培与作物生态方向 硕士

1989-1992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 种植系 种植专业 专科

工作简历:

2021.12-2022.12英国约翰因纳斯研究中心(JIC)生物化学与代谢系 访问学者

2019.12-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功能农业系 主任

2018.1-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教工第三党支部 支部书记

2018.06-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博士生导师

2008.06-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硕士生导师

2012.12-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教授

2012.01-2017.12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流动站 博士后

2007.12-2012.11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副教授

2001.12-2007.11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讲师

1999.07-2001.11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助教

1992.09-1996.08山西省应县职业中学 教师

三、研究方向

1. 旱作栽培与作物生理生态

2. 旱地作物-土壤互作与调控

3. 天然植物功能成分挖掘与利用

四、教学科研概述

主讲植物学、功能农业、土壤微生物学、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功能农业研究专题等本硕博课程。植物学课程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功能农业课程获首批校级虚拟教研室。副主编/参编《植物学》教材2部、《植物学实验实习教程》1部。主持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批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长期从事旱地作物土壤互作调控与耕地质量提升、营养健康与功能农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项,参加各类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各1项。

五、党建+教学科研项目

1. 山西省首批高校育人先锋党建品牌项目—“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2027,负责人

2. 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2027,负责人

3.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产学研融合与数字化赋能的功能农业专业建设探索实践(J20230302),2023-2025,主持

4. 山西农业大学耕读教育项目,在专业教育中根植劳动教育价值观与耕读教育实践(2023),2023-2025,主持

5.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农学类专业植物学课程群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2017029),2017-2019,主持

6.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导师制和项目法在功能农业实验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2020083),2020-2022,参与

7.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植物生产类专业“242”--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2016025),2016-2018,参与

8.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2014031),2014-2016,参与

9. 山西农业大学校地合作项目,阳泉市富硒产业研究院项目阳泉市土壤硒肥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XDHZYQFXY-03),202311-202410,主持

10. 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项目(晋留管办发[2023]4号),硒氮互作调控燕麦根系发育冠层构建根土物质代谢研究(2023-093),2023-2025,主持

11.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绿肥油菜多样化种植提升北方一熟区耕地土壤微生态机制研究(YDZXSX2021A032),2021-2024,主持

12. 山西农谷建设科研专项课题,山西省典型生态区土壤功能元素的本底研究(SXNGJSKYZX201701),2018-2020,主持

1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作物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23B04-02),2015-2019,主持

14.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北方一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201503120),2015-2019,主持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肥-水运筹改良黄土母质生土地作物根土系统垂直分布研究(31101113),2012-2014,主持

16.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不同麦类不同粒色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加工利用研究(20110311001-4),2011-2013,主持

17.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青年),不同类型作物根系生长及其分泌物对土壤理化微生物特性的影响(20031047),2003-2006,主持

18. 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硒氮互作下燕麦根--土硒氮代谢及籽粒特征性氨基酸形成机制(SBGJXTZX-21),2021-2024主持

19.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功能主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03D211001),2018-2020,参与

2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冬春混播麦区岗位科学家(CARS-02-24CARS-02-21),2011-2024,团队成员

六、代表性论文

1. 通讯作者. (2022) Melatonin alleviates aluminum-induced growth inhibition by modulating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reestablishing redox homeostasis in Zea mays 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23, 127159. (SCI, IF=13.6)

2. 通讯作者. (2024)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antioxidant evaluation of oat saponins.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109:106989. (SCI, IF=8.7)

3. 通讯作者. (2021) Rhizosphere soil properties,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enzyme activities: Short-term responses to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manur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99, 113650. (SCI, IF=8.7)

4. 通讯作者. (2023) Hydrogen sulfide alleviates chromium toxicity by promoting chromium sequestration and re-establishing redox homeostasis in Zea mays 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332:121958. (SCI, IF=8.9)

5. 通讯作者. (2023) Moderate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for partial chemical fertilizer improved soil microbial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rain-fed wheat fields: current year. Front. Microbiol. 14:1190052. (SCI, IF=5.2)

6. 通讯作者. (2020) Sowing Methods Influence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a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 on the Loess Plateau, Frontier in Microbiology, 11, 192. (SCI, IF=5.2)

7. 通讯作者.(2024)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to study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response to tillage practices. Applied Soil Ecology, 199:105409.  (SCI, IF=4.8)

8. 通讯作者. (2023) Exogenous Streptomyces spp. benefit naked oat growth under dry farming conditions by modifying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Applied Soil Ecology, 189:104946. (SCI, IF=4.8)

9. 通讯作者. (2023) Exogenous selenium enhances anthocyanin synthesis during grain development of colored-grain wheat.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107742. (SCI, IF=6.5)

10. 通讯作者. (2021) Combined foliar and soil selenium fertilizer 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 quality, total Se, and organic Se content in naked oats,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100, 103265. (SCI, IF=3.8)

11. 通讯作者.(2024) Impact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on Soil Nutrients, Enzymatic Activ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Wheat–Maize Rotation System. Agronomy, 14,1942. (SCI, IF=3.7)

12. 通讯作者.(2024) Exogenous Streptomyces spp. enhance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naked oat (Avena nuda) seedlings by augmenting both the osmoregulation mechanism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ies.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51, FP23312. (SCI, IF=2.6)

13.通讯作者. (2021) Combined foliar and soil selenium fertilizer improves selenium transport and the diversity of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oa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8: 64407–64418. (SCI, IF=5.8)

14. 通讯作者. (2020) Ridge-Furrow and Film-Mulching Sowing Practices Enhance Enzyme Activity and Alter Fungi Communities, Agronomy Journal, 112: 4775–4787. (SCI, IF=2.1)

15. 通讯作者. (2020) Responses of rhizosphere soil bacteria to 2-year tillage rotation treatments during fallow period in semiarid southeastern Loess Plateau, Peer J, 8, e8853. (SCI, IF=2.7)

16. 第一作者. (2016) Varia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Rhizosphere Soil of Sole-Cropped versus Intercropped Wheat Field after Harvest, PLoS ONE, 11(3) : e0150618. (SCI, IF=3.7)

七、专著教材

1. 饲料油菜作绿肥提升黄土高原耕地土壤质量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04

2. 黄土母质生土地作物根土系统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5

3. 植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02,副主编

4. 植物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07,参编

5. 植物学实验实习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11,参编

八、成果专利规程

(一)成果:

1. 2023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本科)一等奖: 产教科教双融、四年三段联动农学类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创新探索

2. 2019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特等奖: 农科院校植物学精品课程特色化建设与实践

3. 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研究生)一等奖: 依托农科教基地合作培养顶天立地硕博新农人的特色路径探索及实践

4. 2015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旱地小麦蓄水保墒增产技术与配套农业机械的研发应用

5. 2019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黄土高原旱地作物根土水气系统研究与水肥高效利用机制

6. 2019年山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旱地冬小麦蓄水保墒增产技术规程

(二)专利:

1. 根室根管配套起吊装置. 专利号:ZL201720596387.0,第一

2. 简易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仪. 专利号:ZL201620547646.6,第二

3. 一种多通道定容装置. 专利号:ZL201821553515.5,第三

4. 一种观察幼苗根系的装置. 专利号:ZL2019 2 0440652.5,第三

5. 旱地防土样掉落取土器. 专利号:ZL201720258127.2,第五

6. 取土器. 专利号:ZL201220124111.X,第三

(三)规程:

7. 麦茬复种饲料油菜还田技术规程. 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333-2021,第一

8. 旱地冬小麦补水灌溉技术规程. 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077-2020,第一

9. 中部麦区水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903-2014,第一

10. 旱地冬小麦蓄水保墒增产技术规程. 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902-2014,第三

九、荣誉奖励

1. (2021) 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

2. (2022) 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3. (2021) 山西省第十七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4. (2018) 全国农学联盟华北片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

5. (2023) 山西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6. (20232024) 山西农业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7. (2021)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三育人先进个人

8. (2021)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优秀党支部书记

9. (20232024)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优秀党务工作者

十、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 米兰体育·(MiLan Sports)官方网站

邮编:030801

Emailyangzp.2@163.com


上一条:尹雪斌